升降記號


發布日期:2010-06-19 00:00:00 +0000 UTC

音符 (note) 的 升 (sharp, #)降 (flat, b) 記號代表著音符改變的方式,每次改變是以 半音 (semi-tone) 為單位。有朋友問我,為什麼要說 Eb 調,而不說 D# 調? 或者什麼時候該說 Eb 調? 什麼時候該說 D# 調?

升降音的基本意義

從大範圍的視角來看,像是歌曲段落之間的視角,升降是一種相對的概念,升記號暗示著音符由低往高升,通常表示情緒向上,變的更加激情,亢奮,high … 等;反之,降記號就是代表由高往低降,通常表示情緒往下沉,變的更低落,失望 … 等.

小範圍的角度來看,像是音符跟音符之間關係/互動,升降記號的概念有點類似於吉他的垂勾技巧,升記號就類似於 搥弦 (Hammer-on),是讓音符往上移動的技巧。反之,降記號就相對於 勾弦 (Pull-off).

所以這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關鍵,就是 起始音符 (begin note) 到目標音符 (target note) 的過程,升降記號代表著由上往下,或者由下往上。聽起來有點像繞口。舉例來說:

  • Eb: 使用降記號,所以表示是由上往下的概念,可能是 E -> Eb.
  • F#: 使用升記號,所以表示是由下往上的概念,可能是 F -> F#

所以這是基本定義。

調號與臨時記號

調號 (Key Signature) 也就是五線譜上高低音譜表上升降記號數,也就是一般流行歌曲的 Key,他代表整個歌曲大範圍的調性,如下圖 (From Memorizes of Lightwave) 有兩個降記號,調號為 Bb or Gm 調:

“臨時記號” 代表一小節以內臨時的變化。但是要留意原本調號已經改變的音符。如下圖: (From Memorizes of Lightwave) 表 Bb or Gm 調裡,小節裡有一些音符作了暫時性的變化,譜中第一小節改變的有: Cb、Gb、Db

上述中的 Cb 不寫 B,因為 B 的位置,在譜上表示 Bb 這個音.

如果你是一個軟體工程師 (software developer),那麼這樣說就容易懂了:

  • 調號: 全域變數 (global variable)
  • 臨時記號: 區域變數 (local variable)

That’s all。:D

重升與重降記號

重升記號 (Double Sharp) 一般用 ‘x’ 表示,像是 Ax,表示連續升兩個半音。所以 Ax 可以等於 B。但是意義上可能不太一樣.

重降記號 (Double Flat) 則用兩個降記號表示,像是 Abb,表示連續降兩個半音,Abb 可以等於 G。為了方便閱讀它們通常都會被上標.

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減七和弦 (Diminished Seventh) 的音程表示:

  • Xdim7: 1 b3 b5 bb7

減七和弦的由來可以這樣解釋,從大七和弦開始:

  • Xmaj7: 1 3 5 7
  • X7: 1 3 5 b7 or Xm(Maj7): 1 b3 5 7
  • Xm7: 1 b3 5 b7
  • Xm7-5: 1 b3 b5 b7
  • Xdim7: 1 b3 b5 bb7

簡單說是有一些先後關係的.

有些書會把減七和弦的音成關係寫 1 b3 b5 6,嚴格講這是不對的。這邊的 bb7 意義上是如同本文第一段描述的基本定義,升降記號代表著 起始音符 (begin note) 到目標音符 (target note) 的過程,所以這邊雖然大七度連續降了兩次,但是這個和弦是由七和弦改變而來的結果,所以理解上我們依舊用原本七和弦 (Seventh Chord) 來命名,表示這個即使經過了這麼多變化,還是具備七和弦的血統.

以音程的概念來說,減七和弦其中的兩個 b5,bb7 分別都是代表減音程 (Diminished) 的概念:

  • b5: 完全五度 (P5) -> 減五度 (dim5)
  • bb7: 大七度 (M7) -> 小七度 (m7) -> 減七度 (dim7)

另外會出現這種重升降的地方,就是在一些調號不是 C/Am 的歌曲裡,像是和聲小調裡,要把自然小調音階第七個音升半音,為了要表示這個 “升” 的概念,加上如果本來的第七個音已經標升號了,這時候就會用到重升記號了。如下圖,為 G# 和聲小調音階:

G# 小調 (B 大調),本來已經有五個升記號,第七個音原本為 F#,必須再升一次形成和聲小調。所以會變成 Fx,不寫 G 因為調號上 G 本來就要升,不用本位記號,因為本位記號無法表達出和聲小調第七個音要升的意圖.

同音異名

只要提到音程概念,有時候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:

我: “B 升半音是啥?”

同學 A: “升 B 阿” 同學 B: “不對,就是 C 啦!!~~”

同學 A 的回答錯嗎? 當然也對,只是是否適切而已.

問題也常會換成: “E 升半音是啥? " 或者 “F 降半音是啥?”

前述的例子中已經出現 Cb 這樣的音符了,它的意義從上述調號和臨時記號的關係應該不難理解.

歌曲例子: 梁靜茹 - 誘惑的街 (原唱林憶蓮)

這首歌曲轉很多調:

  • Key: D -> B -> D -> D# -> E
  • 五線譜的調號寫法: D -> B -> D -> Eb -> E

五線譜為了表示和書寫排版的便利,所以選擇用五度圈左右的調性來表示。D# 調有很多升記號,有多少? 可以看這個表: 五度圈順階和弦表。改用 Eb 調號表示就只有三個降記號,一目了然.

另外藍調與調式歌曲調號的選擇,這在藍調裡似乎不是那麼重要,但是如果會應用到調式,那麼就相當重要了。類似的基本概念請參閱 “怎樣練一首歌” 的調號,另外 “五聲音階與調式音階的關係” 也有一些類似的想法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.

升降記號書寫位置

升降記號一般書寫,升記號用 “#",降記號用 “b” 表示,大部分會上標。描述音名的時候,老外唸法是 A Flat,F Sharp,所以大部分也都習慣性依照老外的念法,將升降記號放在音名的右邊,也就是: Ab,F#

如果描述音程、唱名、級數,也就是數字 1、2、3 … 7,等,我習慣以中文念法,先升降記號,然後再放上數字,也就是: b6、#4。台灣的樂譜專業出版社 - 卓著 - 也大致上是這樣標示的。不過他們的和弦把升降記號放後面 (ex: 6bm),旋律則放前面.

五線譜上的表示法則是和數字級一樣,把升降記號放在音符的前面.

上數是大部分的慣例,現在網路資訊發達,有時候也會看到一些譜把升降記號全部都放音符,數字的前面,或者後面。實際上我個人覺得沒有對或錯,只要能夠看到懂就好。只是當一堆十六分音符寫在一起時,要先弄清楚升降記號的位置意義,才不會造成閱讀溝通上的誤會.

結論

升降記號實際上有兩個層面的意義,一個是實際音樂上的意義,一個是屬於樂譜呈現的意義。當然吉他手比較不在乎五線譜呈現的意義,因為如果只看六線譜,是不會發現有這個問題的。可是如果是鍵盤手,這就是一個必須要知道的概念.

但是如果要分析歌曲,對於這種升與降的用法,的改變,必須要能夠透過耳朵或者樂譜判斷出來,這樣如果要分析進階的理論,才會有基本的依據.


延伸閱讀

站內資料

  • 五度圈
  • 五度圈順階和弦表
  • 怎樣練一首歌
  • 減七和弦 (Diminished Seventh)
  • 小調音階
  • 五聲音階與調式音階的關係
  • 歌曲分析 - Memorizes of Lightwave

更新紀錄

  • 原文位址:https://rickmidi.blogspot.com/2010/06/blog-post.html
  • 2010/06/19: 初版
  • 2021/09/04: 搬移新站

Last modified 2010/06/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