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他的和弦聲位基本概念 (Chord Voicing)


發布日期:2010-04-17 00:00:00 +0000 UTC

基本概念

和弦聲位 (Chord Voicing) 是一種和弦配置的應用技巧,主要的概念就是 密集聲位 (Closed Voicing)遠距聲位 (Open Voicing) 的思考.

轉位 (Inversion)

我們先把和弦的基本概念定義出來,在鍵盤上和弦排列的方式,也就是所謂的 轉位和弦 (Chord Inversion) 的概念,簡單說,C 和弦在鍵盤上基本的會有三種排列組合 (如圖):

  • 基本:C E G
  • 第一轉位:E G C
  • 第二轉位:G C E

同理,七和弦會有四種基本的轉位。例如 Cmaj7 來看:

  • 基本:C E G B
  • 第一轉位:E G B C
  • 第二轉位:G B C E
  • 第三轉位:B C E G

密集聲位 (Closed Voicing)

上述這些轉位和弦都是在一個八度以內,而且每個組成音都是比鄰且依次序排列,所以它們都是 密集聲位 (Closed Voicing,有些書翻譯密集配置、或稱 Close Harmony 密集和聲)

同樣的概念,如果跨越了八度音,就會有更多的排列組合,同時會不同於密集聲位,組成音之間不見得會比鄰,或者依序排列,例如:

Cmaj7:C5 E5 G5 B5 (1 3 5 7)

左手 右手
C3 G3 E4 B4 C5
C3 G3 E4 B4 E5
C4 E4 B4 E5 G5 E6
C4 B4 B5 E5 E6

C9:C5 E5 G5 Bb5 D6 (1 3 5 b7 9),組成音更多,變化的組合更多了.

左手 右手
C4 G4 E5 Bb5 D6
C4 G4 D5 E5 Bb5
C4 E4 Bb4 G5 Bb5 D6
C4 Bb4 E5 Bb5 D6

Cadd9:C5 E5 G5 D6 (1 3 5 9)

左手 右手
C3 G3 E4 D5
C3 E3 D4 G4

鍵盤上的級數

上述音名右邊的數字不是表示 音程 (Interval),而是表示鍵盤上第幾個八度,中央 C 為第四個八度,寫成 C4。由左到右的所有的 C 分別用 C1、C2、C3、C5 ..。etc 表示,如下圖 :

延伸和弦 (Extended Chord) 或者裝飾和弦 (Xsus4、Xadd9) 等,上述的按法會有非常多的排列組合,應用也非常的多樣化.

遠距聲位 (Open Voicing)

這樣 跨越八度音距離的和弦 叫做 遠距聲位 (Open Voicing,或寫成 Spread Voicing,Open Harmony。有些書翻譯成離開配置、離開和聲、延伸配置 ...)

這是一些概念上的定義,實際上可以應用的東西很多,不過必須要有這樣的理解。鍵盤是橫向樂器,所以往左往右,代表不是高就是低,也就是是一維,而吉他是二維座標的樂器,除了往左往右,還可以往上往下,所以鍵盤上的左右音高特性 (往左往右),在吉他上都有,但是吉他有六條弦 (往上往下),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想像成六架鋼琴並排。但是吉他的限制就是:每一根弦一次只能發出一個聲音,六根弦只能同時發出六個聲音。

差異

轉位和弦 (Chord Inversion)和弦聲位 (Chord Voicing) 的差異在於:

  • 轉位和弦的和弦組成是 依序排列,而且是在 八度音之內
  • 和弦聲位上述兩個條件都不是必要的

換言之,Chord Voicing 使用上的彈性 / 變化 / 張力很大,同樣一個 Cmaj9,可能可以彈出很多種不一樣的感覺。


吉他指板的和弦聲位概念

吉他因為本身的構造關係,所以上述的密集聲位和轉位和弦實際上在吉他上是比較少的,也就是想要直接按出一個指型,右手由第六弦往第一弦一根一根撥,然後形成比鄰的和弦內音,基本上是不太容易的,除非直接彈 琶音 Arpeggios。所以吉他的和弦,實際上概念比較類似遠距聲位.

吉他是一種二維樂器,就是可以想像成有 X、Y 軸 (或者想像成圍棋吧 ),容易構成簡單的幾何圖形。所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,圖像式的思考與記憶,是一個最適當的方式。所以和弦的基本應用我們就從最基本的 指型,也就是一個 的思維切入.

第一種:基本指型的變化 (面)

吉他指板有五個基本和弦指型,它們通常就是:CGDAE (如下圖)。其中 C、A、E 我把他們叫做基本指型,因為 D、G 指型都可以分別用 C、A 透過指型簡化 + 空弦應用的方式推出來,這在後面會提到.

五個指型都可以當成所謂的移動式和弦,像是 E 和弦變成 F.

三和弦簡化指型

上述五種指型都可以用簡化指型的概念來做出基本的變化,最基本的觀念就是省略某幾根弦不按所形成的新的簡易指型。五六弦是最常見的被省略方式,像是剛開始學 F 時,實際上是從 F 的 E 指型簡化來的,如下圖:

除了 F,另一個常見的例子就是 D 和弦的由來:

C 指型平移兩格之後,得到 D 和弦,再省略 4、5 弦不按,剛好第四弦空弦是 D,所以剛好形成 D 和弦的按法。另外,前述提到 A 和弦也可以是某一個基本和弦簡化 + 空弦應用而來,就留給讀者自己去想像.

七和弦的簡化指型

七和弦的簡化指型概念跟三和弦一樣。一樣先從五個基本三和弦指型找到七和弦,以屬七和弦 (Dominant Seventh,X7) 做例子:

這部份如果以七和弦做基本的話,變化會很大,也可以加入很多創意。讀者可以自己踹踹看 (try) 其他的七和弦 (Xmaj7、X7、Xm7、Xdim7、Xm7-5 … etc),有興趣 google 一下,可以找到很多資訊.

舉一些變化的想法,例如:Emaj7sus2 簡化 (省略五六弦) 後會變成 B。E 和 B 剛好是 I - Ⅴ 的關係,以這兩個的變化出發,就可以玩出很多東西了.

Emaj7sus2 的例子來自於歌曲分析:Jack Thammarat - Falling in Love Again

另一個例子,Fmaj7 簡化五六弦會得到 Am .

另外一種簡化想法,七和弦省略一二弦會得到:Shell Chord.

或者改變簡化的方式,例如 E 型的 A 和弦,保留第六弦 (用拇指按),省略四五弦,像 A 和弦:

這樣就會找到很多盧廣仲、方大同常用的那種按法。他那些按法就是以七和弦做基礎,所以以七和弦為基礎的移動和弦,套用這個簡化概念,那麼盧廣仲的和弦按法就不難懂了。 上圖中 A、Amaj7 的例子,打 X 的弦,真的不能彈嗎? 吉他手隨時要記得,空弦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時機.

上述關於七和弦的例子,如果有興趣玩 Jazz / Fusion / Funk / Blues 的朋友,上述的東西一定要花時間研究這種用法,因為這種東西在上述風格中,算是很基本的應用概念.

裝飾和弦的應用

Xsus4、Xsus2、Xadd9、X7sus4 … etc,我都把他們叫做裝飾和弦。但是不管是 C、A、E 指型,還是 D、G 指型,我們都可以利用它們來創造出一些不一樣的和弦。最基本的應用就是 Xsus4、Xsus2、Xadd9 等基本的裝飾和弦變化。特別的是,有一些和弦的裝飾音 (四度音、九度音) 放在空弦,那麼彈出來的和弦會非常有 New Age 感.

第二種:用和弦組成音找指型 (點 -> 線 -> 面)

如果你已經熟悉其他樂器 (Ex:piano、violin、bass …),也已經知道基本的和弦概念,那麼或許可以不用理會第一種的思維,完全以和弦組成音去找吉他的和弦指法.

以古典吉他的學習思考來看,因為看的是五線譜,思考邏輯是:

  1. 看懂豆芽菜 (音名)
  2. 找到指板上對應的音名位置 (注意同音異弦)
  3. 找到旋律的分布 (通常會在一,二弦)
  4. 分析旋律以外的音可能是哪一個和弦
  5. 找和弦指型,搭配旋律找到適合的把位位置

這段思維就是由 點 (單一音名) -> 線 (Melody 旋律) -> 面 (Chord 和弦) 的思考過程。不同於第一種思維,剛好完全相反。這時候可以把 Closed Voicing 或 Open Voicing 的概念套進來,然後適度調整八度音的位置,就很容易找到很特別的和弦按法。

例如這樣組成音的一個和弦:D4 C5 D5 F5 ==> Dm7 (D F A C) 省略五度音.

上述的 Dm7 實際上在吉他上不是很容易按,不過這種跨多格的和弦,在一些吉他大師的歌曲當中,出現的頻率是很高的.

這種方法就完全不依賴上述的五種指型,不管是 C、A、E 指型,還是 D、G 指型,它們都是一個視覺上的記憶方式,撇開這些 “形狀” 的思維,無聊的話,你可以試著去吉他上找出所有的 C E G B (Cmaj7) 這些音符,然後依照比重分配指型的分布,按出不一樣的指型.

上述部分,已經接近琶音 (Arpeggios) 的思維,更多介紹請看 吉他琶音練習 - 以 Gmaj7 為例 的介紹

和弦指型抽象化應用 (面 -> 線)

指型抽象化的主要想法是這樣的:和上述提到的簡化和弦指型想法相反,從已知的吉他和弦指型 (CGDAE),做應用變化。例如 E 型和弦,但是只彈其中兩根弦,只彈兩根弦會型成類似三度音、四度音、六度音、或者只彈 Guide Tone 等。

可以用基本的常用和弦指型為基礎,然後簡化不必要得五度音 … 配合空弦,找尋附近的七度音、九度音、十一度 … etc … 大概就可以弄出很多非一般的和弦 ~~

這概念弄到最後,直接看到按法可能會無法聯想出原本的和弦指型是啥,這就是抽象化的目的。 因為抽象化之後的和弦已經從和聲功能 (面) 接近到旋律 (線) 的功能了。 利用這種思考邏輯,即使只有一個和弦,也可以彈出有旋律性的東西.

Jimi Hendrix 的名曲 Little Wing 在彈奏時,基本的思維就可以這樣延伸.

結論

大概粗略的分析吉他的和弦應用想法,基本上這種思考邏輯就是以五個吉他和弦指型為中心,也就是一種圖形的 "面" (和聲) 思考,一直到最後的應用,會接近 "線" (旋律) 的概念.

對於學吉他已經一段時間的朋友,但是每次看到一些比較特別的和弦按法,往往都會退卻,或者不知道為什麼那樣按。其實只要發會想像力,就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按法; 或者去學一點鍵盤或者古典吉他,簡單說就是要去用 “點 -> 線 -> 面” 的方式來思考和弦.

在 “吉他的基本功” 一文裡提到一個和弦的基本概念,就是一個和弦 “至少” 要能夠有五種以上的按法,有了這樣的基本功,在歌曲的伴奏上,才能讓歌曲更有層次,更有變化.

上述中我一直用數學幾何的面線 (不是麵線阿) 來分別代表音樂的和聲、旋律。把幾何學上最基本的 “點” 再加進來,對應到音樂的基本元素剛好就是最重要的節奏.


延伸閱讀

站內資料

更新紀錄

  • 原文位址:https://rickmidi.blogspot.com/2010/04/chord-voicing.html
  • 2010/04/17: 初版
  • 2021/09/12: 搬移新站

Last modified 2010/04/17